2020年,盐化公司全面贯彻落实集团“保效益、防风险、强变革、促创新”十二字方针,坚定“以地生金、转型发展”战略目标,狠抓“四保两强一压”内控,以“六个一块”化解疫情影响,以全年效益攻坚为依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营运行稳中向好,圆满完成各项既定任务目标。
(一)转型发展
1.原盐板块:立足工厂化、工业化目标,持续硬件改善、变革软件运行,“半工半农”生产模式向工厂化运行模式转型更进一步。改变收盐模式,打破季节收盐传统,固化全年采收模式,减少坨存盐储备量,满足各月阶段性销售计划;创新工艺方式,实施坨地洗盐、死茬盐结晶,促进原盐生产提质降耗;推动机械化、自动化进程,挤塑池浮卷化改造(二期)、制卤养殖提效、纳排水自控等公司重点项目顺利竣工;收洗盐一体化设备、新型活茬机、海盐制卤视频监控系统等自动化设备全面投用,提高生产质效。公司头号工程,浮卷化改造(三期)提前开工,整体按计划推进。
2.食盐板块:落实《负面清单问题》整改,食品生产许可证验收通过;战略重组圆满完成,未来发展初现曙光;积极协调永大公司,加快推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完成。
3.化工板块:一手抓生产运行、利润支撑,超额完成全年利润指标;一手抓产业升级、新品研发,溴系下游精细化工产品研发初露曙光。积极开辟卤源,提前一年,完成地下卤井三区施工投运,抽取地下卤水460万方,高于去年2.5倍,有力支撑生产;严细生产管理,抓标准化参数、抓精细化操作,全年平均吹出率达84.42%,处于海水吹溴行业中上水平;突出创新引领,获认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享受上级专项资金扶助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相关优惠等六项政策。实施技改技措8项,当年创效167万元;推动产业发展,对接校企平台、科研院所,考察溴、镁下游产品技术及市场,完成溴阻燃剂可行性分析报告。
4.旅游板块:整合优势资源,对接区域发展,内部盯事儿盯数儿,外部创名气、攒人气,旅游产业显现活力,有效对冲疫情影响。加强营销策划,突出线上宣传,线下活动,双管齐下争名创利。开展主题摄影大赛、河豚美食月、海盐文化节、拓展行业交流会等活动10余次,进一步宣传公司旅游品牌;优化旅游化境,完善东湖景区设施,谋划3A景区创建,持续推动盐山乐园等重点项目,进一步提升产业吸引力和接待力。
5.养殖业务:坚持现代化发展、品牌化目标,内部抓好养殖资源开发,外部抓好品牌宣传推广,全年水产资源承包再创历史新高。多举措推高承包收入,推动制卤养殖提效技改项目落地,改善养殖条件。合理规划发包区域,扩大精养面积。加强服务协调,落实活口优先原则,建立快速解决问题机制,系统完善相关制度规定;推进品牌建设,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汪子一品”品牌区域知名度明显提升。拓宽养殖业务链,取得饲料公司区域销售代理权,占领当地市场。
6.物流业务:按照“模式成型、运行成流、队伍成钢”要求,突出渠道建设,新老业务双抓,实现了业务增量、拓面、创效。业务成形成流,年度目标和经营指标两线并行,实现要素闭合运行,管理下沉。防控化解风险,优选优质合作伙伴,做好业务模式设计,实现核心环节资金可控。优化内部运行,完善模拟独立法人运行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考核管理,全面激发内部运行活力;延伸产业链条,积极谋划物流园区、冷链物流、食品加工等项目。
7.实业业务:围绕状态饱满、工作饱和,全面抓好人员组织和业务运行,工作效率和业务能力显著增强,人力资源整合作用日益凸显。做好业务承接,圆满完成标准观光养殖一体化、制卤养殖提效、一万亩占地施工等年度基建维修重点项目。浮卷化改造(三期)设备制作与土方施工,正按计划推进。全年检维修承接率达100%,基建工程承接率达86%,做到了内部工程,能接尽接;优化内部机制,通过实施工时制、计件制、定额制、内部小承包等举措,明确考核标准,拉大收入档次,进一步激发了员工工作积极性。
(二)经营运行
1.销售管理:面对疫情突发,外埠渠道停供局面,内部做好氯碱、纯碱用盐供应,外部做好小工业盐、经营盐市场开拓,全年原、洗盐销量将突破110万吨,增效451万元,销量、效益创历史最好。尤其雨季,外埠渠道发运困难,盐化公司发挥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全力保障氯碱公司正常生产用盐供应,全年发运洗盐46万吨。
2.供应管理:严控成本,保证质量,在满足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等方面物资需求基础上,平衡计划、二次议价、优化渠道,节约费用363万元。
3.资金管理:加强对接协调,开辟融资渠道,全年取得融资1.5亿元,现金流持续保持稳定,为公司重点项目建设、经营业务运行提供了良好的资金保障。
4.纳税统筹:关注政策调整,用足红利,规避风险,积极协调当地税务管理部门,做好减免税申报,累计取得各类优惠政策补贴近603万元。
5.三供一业移交:吃透政策,加强对接,拟定《职工医院剥离移交方案》,提交海港开发区政府商议。协调推进“三供一业”维修改造。供热、供水、物业改造基本结束,进入收尾阶段;供电部分维修改造,开始进场设计。
(三)企业管理
1.永大重组,开启新生。依据国企改革相关政策,充分调研、审慎决策,通过引进战略投资,实现永大食盐资产重组。当年减亏500余万元、回收债权1000万元、盘活债权4000余万元。
2.强化督导,专项考核。以重点工作分解为主线,增加过程和分段节点制定,实现全程督导。围绕“四大板块、三项业务”,分解21个方面160余项重点工作;全面累计分解重点工作事项近200项。落实重点工作专项奖励150万元,处罚滞后、未完成事项30余项。
3. 活化绩效,量化考核。突出三“新”,将“主体+关键”KPI考核调整为千分制量化赋分考核,融入对标理念和卓越理念,强化效益共享和效益分享。强调三“活”,奖金实行总量控制,各专业归口考核部门自主制定并实施专业考核,强化业态差异化考核。凸显三“效”,主观增效纳入月度考核,销售突出“以效定销”,绩效水平与集团整体效益直接挂钩,全面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
4.全面对标,持续推进。重点推进内部对标和既定成果转化。完成上年既定成果转化6项;定量指标体系月度达标率80%以上,对标体系增效130万元以上;优选内部对标指标18项,有效支撑公司升级发展。
5.政策利用,实效推进。加强惠企政策对接,利用税费减免、电价优惠、社保费减免等政策,全年预计获得政策减免补贴3060万元。
6.抓好风险防范,保障规范运行。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建立风险事项台帐,梳理风险事项98项,按月查摆、按季研判,确保及时有效化解各类风险。
(四)科技创新
围绕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目标,开展科技攻关,全力探索自主研发道路。全年共计实施科技创新项目15项,申报专利9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7项;自主完成公司内部工程项目设计任务45项,自主设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节约设计费用200万元。
(五)队伍建设
1.党建管理: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党委全部工作的首位,服务公司中心大局,深度融入转型发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从严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主题活动助力转型,全年不间断开展“聚焦新业态 奋力再攻坚”、“天不给力 自己努力”主题实践,“全员大学习”、“党员登高计划”等主题活动。积极落实集团党委系列效益攻坚活动,有力推动公司转型发展、业态升级落地落实;全面做好省国资委党建巡察迎察工作,按要求报送各项党建资料100余份,公司党委基础工作和基层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受到肯定。全面夯实干部管理,坚持用人标准,树立结果导向,落实过程监督,严格考核奖惩,干部担当不断增强;狠抓作风建设,开展廉政教育,细化业务检查,做好纪律审查,廉洁防线更为牢固;加强党性教育,组织形势宣讲,举办专题党课,深入交流探讨,党员素质持续提升。
2.人力管理:夯实管理基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积极争取政策红利,变革职工教育培训,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结构不断优化,新招员工12人,35岁以下青工比例、大专以上学历比例分别较去年增长1%、3%;推行人岗匹配用人机制,非盐板块人员人员占比始终保持在50%以上;线上线下“以工代训培训”,协调德邦培训公司,对65名钳工、18名中式烹调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不花钱培训”;抓好政策利用,通过特殊工种内退政策运用、降低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申领企业稳岗补贴等方式,节约费用支出2172万元;在集团内部,率先完成退休职工档案3359份,死亡职工档案1725份的社会化移交工作。
3.心力管理:贴近基层,做好服务,传递温暖,真情关怀,助力生产经营。深化“三帮扶一互助”,让更多职工享受企业温暖,全年支出帮扶款12万元。开展健康体检,推进全员健康。投入16万元,开展“夏送清凉 冬送温暖”等好事实事12件,组织探视职工187人次,慰问困难职工82人次,激发了职工干劲和企业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