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面对省内疫情突发、大宗原燃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区域环保制约等多重挑战,公司董事会及时决策部署,带领经营班子和广大干部职工,按照“保效益、提质量、防风险、强创新”十二字方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三全、四补、六个一块”为抓手,强化经营管控、狠抓效益攻坚、推进改革创新,做到了全面发力、多点开花,取得较好经营业绩,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经营目标完成情况
全年共生产纯碱338.25万吨,同比增长0.13%;粘胶短纤维68.17万吨,同比减少9.05%;烧碱47.21万吨,同比减少8.10%;PVC36.10万吨,同比减少14.80%;有机硅环体11.83万吨,同比减少1.17%。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1.82亿元,同比增长30.38%;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6.71亿元,同比增长133.04%。实现每股收益0.8095元。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动产业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
按照“产业做精、多元做优、绿色做强”的思路,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
坚持项目提速,巩固主业优势。20万吨/年有机硅扩建工程稳步推进,该项目将采用多项自主研发新技术和国内领先的大型流化床装置,项目建成后,公司有机硅单体年产能将达到40万吨/年,规模及成本优势显著。全年实施工程项目255项,完工投用213项,累计完成投资3.3亿元。其中投资1.4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1项,硅业公司3.62万吨下游产品项目、远达纤维纳滤技术优化改造等重点项目完工投运、达产达效。
打造多点支撑,推动多元发展。物流公司实施“对内服务树品牌、对外开拓创效益”两翼发展,专注服务、潜心经营,努力构建物流发展新格局,全年运输量达330万吨,营业收入、利润同比增长18.46%、29.07%,成功晋级河北服务业100强、物流业50强。香港公司克服部分银行信贷规模收紧的不利影响,确保授信总额对进口业务的全覆盖,同时结合各银行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措施,使贷款利率、手续费率持续降低。
聚焦双碳目标,深化绿色发展。严格清洁生产,严控“三废”排放,实施纯碱渣场生态修复、矿山采区治理等21项环保项目建设,实现了渣场变农场、矿区变景区。全年完成管道放空酸浴回收、水解烟气洗涤系统优化等17项工程。环保产业化项目石膏项目顺利达产。热电公司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碳交易企业;化纤公司被评为“十三五”绿色发展示范企业;氯碱公司荣获“行业水效领跑者标杆企业”;纯碱公司连续 10 年蝉联“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
(二)强化运行管控,助力创收创效
坚持目标导向,产供销内外统筹、综合施策,激发各要素活力,推动公司效率效益双提升。
生产优化运行。在安全环保前提下,按天、按产线进行产品利润核算,做到产销同步、供需同步,确保效益高、需求好的产品产量最高。纯碱公司根据市场变化及时提高重灰生产比例。化纤公司合理利用生产降负荷时机,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具备了四条线生产莫代尔纤维、四条线生产高白纤维的生产能力。氯碱公司抢抓市场有利行情,多产高利润率产品,专用树脂产量达3.5万吨,助力利润最大化。硅业公司加快建设战略新兴产业项目,110胶项目月产量突破4100吨,实现翻番。矿山公司大力实施产品产线生产模式改造,高镁水泥石等市场认可度高的产品产能得到再提升。
销售灵活应变。抓牢机遇,把握结构性行情,上半年抓粘胶短纤维、专用树脂,下半年抓纯碱、有机硅,四大主业轮流发力。强化行业分析能力,发挥质量品牌优势,抓住市场机遇,提涨售价。纯碱内销价格创历史新高,粘胶短纤维售价达到2018年以来新高,硅业公司加强沟通协调,全力维持高价位运行周期。优化市场布局,发挥内外循环互补作用,在国际海运费大幅上涨、出口萎缩及内外销价差拉大情况下,纯碱、粘胶增内销、缩出口,PVC抓住国际货源紧缺时机,累计出口1.10万吨,有效缓解内销压力。
供应保供稳量。抓节奏低价增储,超前预判市场形势,精准把控采购节奏,实现提前锁单、低价增储、低采高用。拓渠道保障供应。开拓采购渠道,发挥渠道优势,主辅渠道同步推进。纯碱公司开辟青海湖盐新渠道、采购印度盐;化纤公司稳定浆粕长协供量;氯碱公司打破主渠道束缚,开拓宁夏、新疆等地电石货源渠道;热电公司直供煤保持100%以上,创效明显。
(三)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战略来抓,信息化建设雏形初现,技术攻关成效明显,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信息化建设迈出新步伐。搭建智能化系统。建立纯碱公司产品仓储智能化系统,实现了仓储流程数字化、仓储作业智能化。建立化纤公司产成品智能物流系统,实现了从销售、发货、仓储的全流程一体化管理;建立纯碱公司、热电公司无人值守库房系统,对存储备件及货位实现可视化高效管理。推进生产在线仿真系统研发,氯碱公司建立与现场运行环境高度一致的烧碱、PVC仿真系统,硅业公司建立氯甲烷工序开停车及应急处置模拟仿真系统,实现离线状态下操作人员仿真操作及应急事故处理培训,降低现场操作风险。
技术攻关实现新突破。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低氨湿重碱生产工艺等24个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其中“低氯离子残留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技术开发”等2项省重点项目及“碱渣综合利用-盐石膏”1项市重大成果转化项目通过政府部门验收,达到预期目标,“粘胶废气生物法超净处理及资源回用技术”、“高速涡流纺用粘胶短纤维”2项新技术、新产品通过中纺联鉴定,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高湿模量竹纤维”等3个产品顺利通过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品专家评审答辩。报告期内,获授权专利76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57项。
产品研发取得新成效。深入贯彻“高、精、深、特”产品研发战略,全年研发多项新产品。高洁净、长丝束、超短等莱赛尔纤维新品研发成功,沙姜、氨基酸纤维填补市场空白,白椰炭、太极石纤维等实现定制化生产;氯碱公司膜材树脂实现工业化生产,劳保防护手套专用树脂完成小试,取得阶段性成功;硅业公司消泡剂用硅膏、聚醚硅油成功中试生产,实现了硅膏、硅油在油田行业的首次应用;稀硫酸脱色、水解物净化等多项生产技术攻关取得阶段性成果,逐步应用推广。
三、董事会会议召开及股东大会决议执行情况
报告期内,董事会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和《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规范运作,不断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落实股东大会的各项决议,全面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会议召开及信息披露情况
全年共召开董事会会议5次,审议并顺利通过了涉及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关联交易、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申请注册发行公司债、新建项目等44项议案。全体董事均积极参加会议,履行职责。在决定重大事项时,严格履行了党委会研究讨论前置程序,实现了董事会职权的行使与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有机结合。
公司董事会能严格依据《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合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不断提高公司规范化水平和透明度。报告期内,共完成4份定期报告及36份临时公告的编写和披露工作。公司2020-2021年度信息披露工作再次被上海证券交易所评价为A(优秀),连续五年。
(二)对股东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集了两次股东大会,公司全体董事均出席了会议,部分高管人员列席了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2021年度筹融资计划、为子公司提供担保、投资建设新项目等18项议案。
董事会严格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执行股东大会决议及股东大会的授权事项,规范运作,扎实推进实施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申请注册发行公司债等各项工作。
(三)董事会下设各委员会运行情况
2021年,公司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战略委员会均严格按照各自的工作细则对分管工作各司其职、积极履职,为董事会依法、科学决策提供专业保障,有效促进了董事会的规范运作和科学决策。各委员能积极出席会议发表意见,为公司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严峻,整体经济形势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必须应时而动、顺势而为,按照“调结构、推变革、防风险、促创新”十二字方针,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继续发扬“创业守成,事在人为”的企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向海洋转身、向绿色转型、向高质量转变,壮大循环经济规模,加快发展特色海洋经济,积极构建“三链一群”产业布局,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